12月29日,总工期历时四年半,中国通号站后“四电”施工工期历时两年半的京沈客专(辽宁段)在京冀辽人民的热切期盼中顺利开通。共和国工业长子东北地区唯一特大城市——沈阳,在京沈客专的引擎助力下,吹响了引领东北经济振兴的号角。
京沈客专是我国“四纵四横”客运专线网的收官之作,也是国家近些年来开工建设的重点铁路工程之一,承载着打通冀北、辽西地区铁路通道,助力区域发展的重大意义。京沈客专辽宁段作为京沈客专的综合试验段,还担负着引领和推广高铁施工方法、工艺标准、项目管理经验和试验高速铁路先进技术的重任。中国通号领跑世界的智能高铁自主核心技术——时速350公里高铁自动驾驶系统就是在此完成现场试验。
通号工程局集团承担京沈客专辽宁段406.8公里通信、信号、客服系统的集成施工任务。自工程建设伊始,该企业强化顶层设计,集聚创新资源,形成“1839”工作实施方案。即围绕“建设世界一流高速铁路”一个核心;锁定主体工程“零缺陷”、静态验收“零A类”、交付工程“免整治”的质量安全等八大目标;划分对标立标、达标实施、总结推广三个阶段;制定坚持标准化管理、强化四个支撑、深化集成技术方案等九项保障措施。结合京沈客专辽宁段地处高寒地区战线长、专业配合多、接口复杂、技术要求高等特点,制定了综合管理、技术管理等支撑项目全过程、全方位、全要素的126项管理制度、26项管理模板、45项管理流程,2册施工工艺标准手册,54个作业指导书和16部关键工序视频作业指导书,构建了结构清晰、职责分明、内容具体的项目管理标准体系,实现了管理标准、技术标准、作业标准的三个统一;他们强化接口管理及源头控制,不断优化施工工艺方案;推行大数据运用,对材料设备、施工、质检信息建立数据库,通过扫描各工点处的二维码随时读取,实现工程质量全程可追溯;坚持创新驱动,狠抓技术创新,30多项通信信号技术和工艺创新助力京沈客专创建一次成优工程,彰显通号标准和通号工艺。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通号工程局集团的施工组织、工艺质量、标准化管理、技术创新得到了中国铁路总公司、京沈客专辽宁有限责任公司、沈阳铁路局及相关监理单位的表彰和奖励。中国通号京沈客专通信、信号工艺质量迎来中国铁路总公司、全国18家铁路局、8家设计院、20多家客专建设公司及众多施工单位各级领导的多轮次莅临观摩,中国通号通信、信号施工质量被评价为国家高铁客专建设“示范工程”、“行业标杆”,通信、信号工艺质量标准被国家铁路总公司分别收录到《高速铁路通信工程细部设计和工艺质量标准》、《高速铁路信号工程细部设计和工艺质量标准》当中,在全路推广。
京沈客专辽宁段的开通运营,形成了以沈阳为枢纽,衔接和贯通哈大、沈丹、丹大、长珲、哈牡、哈佳、哈齐、长白乌和即将开工的沈阳至白河等9条高速铁路,使东北高速铁路网日益完善、形成规模,全方位融入全国高速铁路网。引领沿线多座城市步入“高铁时代”,为居民高铁便利出行带来划时代的变革,对沿线城镇的经济发展与东北经济振兴意义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