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4-2015年度国家优质工程奖评选结果出炉,中国通号承建的新建京沪高速铁路通信信号系统集成项目和新建铁路哈尔滨至大连客运专线四电系统集成通信信号系统工程,双双喜获“国家优质工程银奖”。
在今年的7月28日至8月7日,国家工程建设质量奖审定委员会铁路1组4名专家,分别对由中国通号承担的京沪高铁和哈大高铁进行了国家级优质工程现场复查。此次终评审,专家组对创优目标、首段定标、四化控制、专项方案、工艺攻关等给予充分肯定,一致认为:项目具有建设程序规范,创优目标明确,创优工作系统、连续,工艺美观、技术精尖、标识清晰、业内资料真实细致。工程质量优良,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等特点。
京沪高铁是世界上一次建成线路里程最长、技术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是我国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一项最重大的世纪性、历史性宏伟工程,集中展示了我国经济实力、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中国通号担负了全线通信信号的系统集成、研发设计、设备制造、施工安装、科学试验任务。京沪高铁采用的中国通号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CTCS-3级列车运行控制核心技术(简称C3),完全能够满足时速350公里、间隔3分钟开行追踪列车的安全控车需求,是中国高铁三大核心技术之一,这为全线的安全运营提供了保障。在整个建设过程中,中国通号调集全集团优势资源,充分发挥设计、制造、施工三位一体独具优势,针对京沪高铁特点,专心致志地进行科技攻关和系统集成。参建员工以“励精图治产业报国”的雄心壮志,完成了大量的系统集 成流程规范工作,明确了系统集成安全质量控制程序和关键点,并在蚌埠建立工程标准示范基地,保证了全线施工技术标准和工艺标准的高度统一;争分夺秒夜以继日地进行系统集成设计、工程设计、科学试验、设备制造、施工安装和联调联试。同时,他们充分利用C3试验室进行模拟试验和测试,采用工厂化集成安装和模板化施工,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降低了风险,保证了质量,安全优质高效地完成了系统集成任务,保证了京沪高铁按期开通运营。以高超的技术和精湛的工艺,为世界一流的京沪高铁打造智慧“大脑”和“中枢神经”,创造了先导段列车试运行时速486.1公里世界纪录的奇迹,施工工艺多次受到铁总领导表扬和各大铁路局技术专家肯定。
世界上第一条高寒地区高速铁路——哈(尔滨)大(连)高铁,提供通信信号系统集成、设备制造、施工安装等服务的中国通号自开建以来,在这条全线921公里、横跨东北全境的高铁建设中,充分运用成熟的列控核心技术和系统集成经验,全面发挥研发设计、设备制造和安装调试“三位一体”独具优势,历时三年,在工期紧、干扰大、施工条件复杂等各种不利条件下,针对高寒地区的特点推行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确保了哈大高铁工程安全、质量、工期、效益目标的圆满实现。中国通号不仅亲眼见证了“中国速度”在我国东北高寒地区画出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并且通过应用新技术、开展技术攻关,填补了我国在高寒、高纬度地区CTCS-3级列控系统的技术空白,开创多项创新成果。申报的《一种双电锤组合打眼装置》和《电容布点及轨道区段测距车》分别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GSM-R无线网络优化工法》获得国家级工法。
作为全球最大的轨道交通控制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中国通号是中国轨道交通控制系统行业的先行者和领导者,是保障中国轨道交通安全高效运行的核心企业,是全球唯一可在整个产业链独立提供全套产品和服务、唯一参与了中国全部重大高速铁路项目的轨道交通控制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其核心技术和产品,包括高铁列车运行控制系统CTCS-3技术、地铁列车运行控制系统CBTC技术、轨道电路传输技术、编组站综合集成自动化系统CIPS技术及城市轨道中低速磁悬浮系统MATC技术等,全面覆盖了全国高速铁路、高寒铁路、高原铁路、高温铁路、重载铁路、城市地铁等建设和运营领域,完成了多个“中国第一”的里程碑式项目。中国通号先后参与了中国1.5万余公里高铁建设,积累了全球最为丰富的案例库,超过国际巨头庞巴迪、阿尔斯通、西门子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