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记忆

发布时间:2011-08-27 作者:李家文 来源:济南工程公司 字号:

集团公司总经理马骋去世的消息,使我颇感震惊,一经确定便成无限伤痛。我不由想起与他在广深准高速铁路建设中的一次工作经历,不由想起“老李,别着急”那亲切的话语。

94年,为迎接香港回归,中国政府向世界承诺时速160公里的广深准高速铁路,年内建成通车。这是我国在既有线上改造建设的第一条准高速铁路。济南公司承担了全线信号工程的建设任务。我作为一名信号施工人员参与其中。

一天早上,副总段长鹿相吉通知我,去石龙站上海公司三段驻地找公司王工报道。当时我在常平站。

我乘坐的通勤车8点多钟到达石龙站,从王工那里得知,当天的工作主要是配合设计院几位工程师完成沿线各站自闭条件的修改。带着小工具、烙铁、焊锡丝等用品,随同王工上了三菱越野车,接上设计院三位工程师直奔广州东站。当时上海公司安质科的李新庚也在其中。

由于是使用中的设备,进楼施工需要登记要点。为节省时间,每到一站设计院的马工要我提前插好烙铁预热,得到施工的命令,就立即工作。设计院的谭工、黄工负责确定需要拆除和插入的条件;王工、李工负责登记要点。因为王工总喊马工领导,我判断马工是我们6人中的负责人。焊线时,他提个包站在我的身后,这使我本来焦急的心更加紧张,手也有些不听使唤。这一切他看在眼里,悄悄离开了,并说:“老李别着急”。老李。我颇感意外,因为在单位,30岁的我,师傅们喊家文的、喊小李的都有,唯独没有喊老李的。一句话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马工的温和使我很快平静下来,我迅速完成着拆配线工作。记得每站需要修改的地方并不是很多,更多的时间是花在登记要点和站间的路上。

三菱越野车,有三排坐,最后的一排空间很小,高个子人的腿需要蜷缩才能坐下,再就是通往各站的路不好走,车子后排颠簸得很厉害。而为了节省时间,被称为领导的马工经常是提前坐上车的后排,等待消点的人回到车上,就立刻匆匆赶往下站。每当王工、李工与他谦让,要他到前排去时,他总是说时间很紧,坐哪里都一样。我知道,象他那样的个子坐在后排一定非常压迫。

那一天,我们从广州东站开始,一路改完已经是晚上10点多,由于是夏季,身上的衣服被汗水浸透过多次,结出碱花,马工与我们一路同行,回到石龙住下已经是午夜。

后来,我与单位的陈工谈起马工,他说马工叫马骋,是设计院的副院长。我先是愕然,进而是钦佩。因为想不到作为领导会陪伴我们在闷热的室内工作一天。

时光已经过去了17个年头,但作为一名企业管理者,他的认真、亲和、敬业给我留下难忘的记忆。

如今,马总带着他深深的通号情结走了。作为一名通号人,我知道牢记责任,勤奋工作,敬业报国是对他最好的告慰。

浏览次数:2160返回顶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