搏击市场踏浪行

发布时间:2012-10-17 作者:李国滨 来源:沈阳信号公司 字号:

1993年10月工厂党委下令,将我从三车间党支部书记任上调到九车间任党支部书记。那几年,作为生产铁路通信信号的专业厂家,并且是具有近60年历史的老厂,也必须要面对市场经济大浪的无情打击,再也不是“皇帝女儿不愁嫁”、“铁老大”、“铁饭碗”的计划经济年月了。由于工厂产品结构调整,品种相对比较单一的纵横制交换机下马了。到1995年工厂定岗定编时,车间的工作任务量只需25名职工就可完成,其余50多人都得放假回家。

在这危急关头,工厂领导审时度势,经研究果断决定将四车间、九车间试行对外生产经营,在保证完成工厂生产任务之余,根据生产能力及技术力量承揽路外市场加工任务,独立核算,承包经营。这在当时曾引起不小的轰动。九车间对外名称为“电镀分厂”,四车间为“模具研究所”,工厂给车间建立了独立的财务账户,刻制了公章,从此,开启了车间对外“闯市场”的大门。由于是老“国企”,又是基层单位,对外承揽任务全都是新鲜事物,更无经营方面的经验。时任分厂厂长的陈景贤已是50有3的人了,他精心组织,缜密筹划,硬着头皮,迎着充满荆棘的市场之路,勇敢地迈出了艰难的一步,为了职工的生存、为了职工的收入闯出一条崭新的拓展之路。他还选派车间一些办事能力强,有对外交往经验的职工出去联系业务,增加对外交往与合作的机会。

陈厂长在初始阶段是相当的不容易,原来的铁路企业与外部单位没有任何经济交往,计划经济体制下更无独立经营的经验。他先是在分厂用电话簿与客户沟通、联系,只要听说有需要电镀的产品,就不顾年龄大、身体弱等诸多困难,亲自联系。有一次他骑自行车到三十公里以外的苏家屯调研市场,时值隆冬腊月,气温已在零下十多度了,顶着北风烟雪,跟客户反复介绍电镀分厂的能力、特点、优势,好话说了几火车,这不比要饭的感觉差。但是,就是这种不畏艰难,顽强拼争的精神感动了客户,将一些在其他地方生产加工的产品交给我们试生产。

刚开始车间是从生产、加工摩托车后货架干起。由于分厂员工没干过民品,在加工过程中有些环节干得不够精心,酸洗产品时,清洗不够,造成酸液残留,镀完铜镍铬后,过一段时间就有些变色,看起来不够美观,产品质量没有达到客户的满意。分厂表态,全部退镀重来,还专门开会强调产品质量的重要性,最终,让客户对产品质量点头称赞。

为了保证工期,保证产品质量,增强对外加工能力,分厂职工经常加班加点到很晚,有的职工干脆把放学的孩子接到车间。还有一阵子,为了赶进度,抢任务,职工都干到后半夜。酸洗岗位的职工更是辛苦,全部是手工劳动,没有一点机械工具帮助,将火碱加温后产生的酸雾侵蚀身体,常常痒痛难忍,几十斤重的零件,一口气干下来就是十几吨重,穿着皮围裙,高腰水靴,长筒防酸手套,操作一批活下来后便是大汗淋淋。火车头奖章获得者镍铬班长耿家赞,将全部精力投入到生产任务之中,母亲有病住院不能去护理,爱人上夜班孩子无法照看,一次,他拖着疲惫的身子走进家门时,看到孩子嘴里含着、手里拿着方便面已经趴在桌上睡着了……

由于电镀分厂产品质量好,工期有保证而且服务态度热情,很快便赢得了很多客户的认可,每天汽车送货的络绎不绝,其他车间的职工看到,纷纷羡慕地说:“看看,人家又给电镀送钱来了!”

分厂生产加工摩托车后货架、宠物笼等民用产品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品种也不断增加,在东北地区都知道沈阳铁路信号厂电镀分厂的大号。职工也因此得到了更多的收入,每月从外加工产品中又增加了好几百,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啊。当时在厂内流传这样一个口头禅:“要想富上电镀;想挣钱到模研”。

作为党支部书记,我也是跟班大干,侧重关心职工的生活情况,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在工厂举办职工运动会上,分厂给每名职工定做一套西服,订快餐送到运动会现场,对运动会取得优异成绩的职工给予奖励;还组织党员到抚顺雷锋纪念馆参观;到大伙房水库野餐;节假日还为职工办各种福利。当时其他车间的职工都投来羡慕的目光。

回想起那段难忘的时光,仍然历历在目,原分厂厂长陈景贤因病于前两年过早地去世了,借此回忆文章对他也是个追思。面对当前铁路市场比较严峻的形势,更应唤起全体职工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渡过难关的勇气和决心,以崭新的英姿迎接铁路建设又一个春天的到来。

浏览次数:1358返回顶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