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这天,打开电脑,中国新闻网、人民网、凤凰网、新浪网、腾讯网等铺天盖地的“兰新、贵广、南广3条高铁今日正式运营”报道席卷而来,当看到沿线居民争先恐后购买首趟车票的时候,作为中国通号员工一分子,我特别骄傲!
新建兰新二线,全长1776公里,被称为世界上一次性建设里程最长的高铁。我们中国通号完成了甘青段通信信号系统集成、新疆段客服系统,兰州、西宁两大枢纽改造施工工程,打通了北京至乌鲁木齐的网络路由,成功把现场视频接入指挥中心。
赵立新,我的老战友,2010年在京沪高铁北京南站施工时,一起鏖战结识。建设甘青段,他是西宁至民乐段信号现场施工负责人。“兄弟,咱们的标准太高了,高原寒冷又缺氧,活不好干啊。”电话里,他和我聊起他在兰新施工时的艰难。的确,他管内的祁连山、大坂山隧道海拔近4000米,环境恶劣。尽管施工艰难、标准很高,但上千名像赵立新一样的普通通号人在那里埋头苦干,默默奉献。他们以汗水和泪水在施工现场第一时间目睹了兰新——中国首条高原高铁全线“起航”。赵立新打趣地说:“6小时进青、出甘、入疆成为现实,这可有我们的功劳啊。”多么朴实的通号人啊,他们仅用这么几句话来表达开通后的激动心情。
……
说到贵广,我的眼睛湿润了。贵阳枢纽是大西南地区之最,如果不能按时开通,就会影响南广,从而直接阻碍全国2014年开通高铁7000余公里的计划。今年6月,天津分公司总经理郭永泉发出了“动员一切力量开通贵广”的号召,我和高工许云霞主动参加了贵广增援战役。一路上坐着K字头的慢车,从天津到贵阳,晃晃悠悠地走了近40个小时。当时我就和许工说出了自己的心愿:“等贵广开通后,去贵州只用10个小时。到那时,我就带着媳妇上多彩贵州,去贵阳好好爽爽。”
来到龙里施工现场,我们在老罗堡线路所参加了站改工程。在这里,许工带着我认真处理新老图纸校对、既有电源接入、系统调试和接口核对工作,细到缆线布放、焊接线头……忙得不可开交。7月31日凌晨4时10分,我和许工在施工一线见证了贵广引入贵阳枢纽通信信号系统开通。
9月底,我又随通号报记者杨光和、通号工程局集团特约记者史世龙深入贵广一线采访,我们曾用这样一句话形容中国通号建设贵广的速度:“7个月,完成通信信号防灾三个专业的系统集成,完全具备联调联试条件,这在中国高铁建设史上前所未有,这就是中国通号在贵广创造的奇迹,天津分公司在此创造的‘贵广速度’”。天津分公司所属两个项目部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贵州段及贵阳枢纽的施工任务,这在企业60年发展史上都是空前的。
10月,贵广进入联调联试,我正巧又在现场采访。得到这一消息,我随即电话告知曾一起参与建设现已回到天津的许工。得到喜讯的那一刻,我从电话中依然能感受到许工的激动心情:“太好了,贵广开通在即,最紧张的应该是那群一直在现场的小家伙们,他们累坏了吧,我为他们自豪!”
如今,贵广顺利开通,不仅没有影响南广开通节点,全国老百姓也看到了南广铁路随贵广同天开通的好消息。中国通号的健儿们,他们不辱使命,又为中国铁路建设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12月26日这一天,它不光是兰新、贵广、南广3条高铁同时开始运营好日子,也是令通号人难忘的重要开通节点。
“12.26”,因你自豪,我为你欢呼!
“12.26”,因你骄傲,我为你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