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在家看新闻,当听到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对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沿线40多万人移民搬迁,为这个工程作出的无私奉献表示敬意,希望他们在新的家园生活幸福,为伟大的人民点赞时,父亲激动地对公公说:“亲家,你看总书记给咱们点赞了!”
我 的家里充满了对南水北调工程的浓厚情愫。能够参与南水北调这一世纪工程,是父亲一直引以为荣的事情。听父亲说,根据南水北调项目的规划,他当时所在的长江 流域规划办公室承担了中线工程的地质勘察设计任务。在进行工作安排时,作为北京人的他义无反顾地选择去了相对条件最为艰苦的渠首——河南南阳。父亲说能够 让北方、南方人民共饮一江水,是件造福后代子孙的壮举,当年他选择从受水地来到水源地,能够最近距离的参与其中,感到人生会更有意义。
于 是,父亲和他的同事们满怀憧憬地来到了南阳,一起挑起中线工程的勘探、测量、规划与设计工作的重担。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所有的勘察工作都只能依靠肩挑背 扛,徒步前进。他们跋山涉水收集资料,现场指导钻探作业,用汗水和智慧攻克一道道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技术难题。从丹江口到陶岔,从方城垭口再到黄河边,风霜 雪雨中一批批勘察“铁军”始终是趋前开道的急先锋。数十年的勘察、研究,他们查明了中线工程的地质条件,深入研究了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并提出了工程处理措 施建议。中线宏伟规划蓝图的背后,是几代工程人员栉风沐雨、筚路蓝缕、殚精竭虑的付出。
为 了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南水北调的项目中去,父亲将家从北京迁到了南阳。而我的公公,则是渠首沿线数十万移民中的一位。按照规划图,公公家的老宅需要拆除。听 公公说,在得知这一消息时,全家人哭了一夜,心中万分不舍。可是第二天,当工作人员上门动员时,公公的母亲第一个站出来表示同意搬家。她说,这是个造福子 孙的大工程,只要是国家需要,愿意舍小家为大家。多年后,当公公带着我和爱人来到了旧宅所在的位置,百感交集地指着正在施工的渠道说“那就是我原来的家” 时,当我近距离地看到热火朝天的中线工程施工现场时,我的心中更是涌起了对移民群体的无限敬意。
南水北调工程就像是一条纽带,串联起我们每个家庭成员的情感。公公曾在我和爱人的婚礼上开玩笑地说,他和亲家一个是来到渠首做前期勘察工作,一个是渠首沿线搬迁的移民,他们的人生都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结下了不解之缘。或许正是这缘分做了红娘,让他们的子女走在了一起。
南水北调,凝聚了无数人的青春和梦想。我家与南水北调工程的情缘,仅仅是中华儿女对这个伟大工程万千情愫的一个缩影。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正式开闸放水,标志着中线一期工程建设目标全面实现。12月27日丹江水抵达京津,父亲激动地给北京老家的亲人们打电话,请他们一定要好好地品一品我们两地共饮的长江水。碧水情深,国人翘首盼望的世纪夙愿,终于得以圆梦。一泓清水流向华北大地,必将福荫万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