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多月见习期如白驹过隙,我已经恋上并习惯了这里的一切。
早在一个月前,我离开了梦想的伊甸园西南交通大学,怀揣着激情与梦想来到了通号工程局集团天津分公司报到。投身“通号大家庭”那一刻,就意识到:我人生中职业生涯已经在悄悄打开……
清楚地记得报到那天,我独自一人从吉林长春老家坐火车来到天津。长途跋涉的劳累,再加上对天津这座城市的陌生,一大早下了火车就蒙了。正在我犯愁的时候,恰逢公司综合管理部杜汐冉打来了电话。
“杜姐,我刚到,正想打个电话问问呢?”在无助的时候,杜姐的电话让我找到了方向。
“你不是在QQ上签名说今天早晨到天津嘛,我就一直盘算着你到的时间……”杜姐笑着说道。
听到这话,当时就让我心里暖暖的,有了找到组织的感觉。之后,杜姐又详细的把公司的地址、乘车路线编辑成短信一一告诉我。那一刻,我就如快要干涸的小苗初遇雨露,心里满满的都是感激。
接下来,在公司为期三天的入职培训、教育中,我们这批来自海外留学硕士研究生和北交大、兰交大、石家庄铁大等名校学子一起培训。课堂上,我们一起听课,踊跃介绍自己,有什么不懂的就相互讨论;课间十分钟,我们在课堂上聊一些几日来的见闻,畅谈自己在通号的职业生涯展望;课后,同批入职的当地三位女同事为我们做导游,带着我们去逛天津之眼、美食街以及古文化街,一起拍照合影,玩得不亦乐乎。我们是新人,刚刚融入这个集体,我们首学的是这个集体的团结、这个集体的爱。
分配至公司第五项目部,和赵兵硕等4人一道踏上南下贵阳的火车,来到了如火如荼建设中的贵广高铁施工现场。
接待我们,给我们工地首期教育的是第五项目部经理、党支部书记李连伯:一路辛苦了,五部欢迎你们,眼前的贵广也需要你们。在这里,要好好照顾自己,好好向身边的全国技术能手、高级技师、技术尖子学习现场操作技能,利用你们所学所长,尽快练就一副健美的翅膀,展翅翱翔……关切的话语、和蔼的面庞以及渴望的眼神,给予我们的是深深的爱。
在贵阳枢纽工地,尽管项目部前辈上上下下忙得不可开交,但看到新人到来,他们给予我们最热情的招待,给我们倒茶水、安排住宿,年长的师兄不耐其烦的给我们讲一些入职的经验。在爱的氛围中,就这样开始了我们真正的职业生活。
在这里,我第一次“全副武装”:穿上工作服,带上安全帽,佩戴安全服,一种自豪感与责任感油然而生。
在项目部,安质部部长王立成教我们整理内业资料,学会了物资报验、翻阅图纸、统计设备、填写检验批;在龙里北班组,尹松磊哥教会了我们灵活运用CAD软件,修改电子版竣工图;在信号机械室,工程部部长朱文斌耐心指导我们组合接线、勾线和电压测试;在宿舍楼,有香甜可口的饭菜和几大筐当地居民送过来的梨子,有调度员高苍健热情洋溢的服务;在贵阳枢纽改造当晚的现场,我们看到了身边工友李铁欣、韩万蛟等异常繁忙的脚步,见证了众人眼中全国冠军的超级技术水平。
诚然,工程队的真实生活,没有那时坐在大学校园里想象中的那么美好,但只有在这里才能更便捷地学到铁路信号领域最专业、最基础的知识,才能更快成长。业余时间,我们经常在QQ群里头,互相炫耀学到的东西和得到的关爱,我们4个一起来到第五项目部的新员工也经常互相鼓励彼此要坚持下去。
清晰地记得综合管理部刘权华在给我们讲“企业文化”的时候,与我们共同分享了中国铁道通号报社老师杨光和曾告诫他的一句话:“成功路上并不拥堵,因为坚持的人不多。”
时间在忙碌与充实间隙过得飞快,一个年轻懵懂的毕业生,在新的工作岗位上,一步步的开始蜕变。因为有爱,他深刻地理解了平凡的坚守就是团队倡导的事业执著;因为有爱,他清楚地知道点滴进步都可能推动通号发展。爱在通号,让彼此的爱相互交融,把个体与团队,岗位与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带着坚持和通号的爱,我们将与之奋斗终生,同这片爱的土地一道成长、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