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北京市发明专利奖召开,研究设计院集团专利“一种轨道电路”在北京众多高科技企业中脱颖而出,拔得头筹,斩获第六届的唯一特等奖。国家知识产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赵刚为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徐宗奇颁奖。

该奖项是北京市政府为评选表彰在北京市行政区域内具有重大经济社会效益的发明专利而设立的专项奖励项目,每两年评选一届,第六届评出特等奖1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20项。
轨道电路的研发、设计与应用是公司传统优势领域,有着60余年的技术传承。专利“一种轨道电路”10年磨一剑,是自主创新代代相传、薪火不息的集中体现。本专利一举突破了信号混叠控制、站内双向回流和雷电安全防护三大技术难题,彻底解决了我国50多年来的电气化铁路站内回流不畅顽疾,首次攻克了高铁车体轻、速度快、线路高架多带来的适应性难题,达到全球领先水平。

以本专利为核心,授权系列专利42件,制定行业标准7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围绕本专利形成的高铁轨道电路系统及装备已获得欧洲最高安全等级的SIL4级认证和我国铁路行业CRCC认证,已装备京沪、京张、京雄等3.6万公里高铁线路,为北京冬奥会和雄安建设保驾护航,支撑了《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的实施,满足了人民群众对于安全舒适便捷出行的美好愿望,助力北京市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公司贯彻《“十三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的要求,近5年专利授权数量增长超过5倍,专利授权率高达91%,其中发明专利占比达76%。为支撑中国高铁“走出去”战略的顺利实施,公司提前进行了海外专利布局,共申请海外专利203件,已覆盖欧洲、泰国、印度尼西亚、白俄罗斯、巴西、尼日利亚、印度等国家。对于印尼雅万高铁、匈塞高铁等项目,进行了高铁出口产品的海外专利风险评估和应对工作。公司先后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北京市知识产权试点单位” 等荣誉称号。

股份公司加强顶层设计,指导和推动了研究设计院集团的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工作。本次获奖充分体现了北京市对公司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工作的肯定。后续公司将坚持 “四个面向”,加快高铁科技创新,提高知识产权质量,加快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为首都建设创新型城市和知识产权首善之区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