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号十八大代表崔宝华

发布时间:2012-09-20 作者: 来源: 字号:

崔宝华这几天感到有压力。

当选十八大代表是好事,心里当然高兴。可是,接下来就开始发愁了:到了会上要发言,我讲些什么呢?遇到记者采访我又怎么回答?要知道,作为中国通号成千上万名一线普通工人之一,当选党的十八大代表,这既是一种信任和荣誉,更包含着一种责任和义务。

她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一个普通的工人,整天埋头在生产线上干活儿,一下子要步入最高殿堂讨论党和国家的大事,角色的转换着实让她很费脑子。这不,前天从国资委开会回来,除了上班干活儿,她几乎把所有时间都用在了有关资料的学习上,连洗衣做饭都扔给了老公。

今年47岁的崔宝华,高中文化,身材苗条,显得精干利索。她是中国通号沈阳铁路信号公司的一名继电器组调工。与她交谈时,感觉她朴实爽快,非常低调。她说:“我这几天看了电视上的十八大代表风采录,瞧人家的事迹多突出多感人呀,可我太平淡了。我只是把工作当成一种快乐,一种感恩,一种责任。别的,我还真想不出来有什么可说的,真的。”

可是,通过跟她深入交流并与车间领导和工人座谈之后,我们脑子里很快形成一个印象:看似平凡的崔宝华,骨子里却有着一股坚毅的韧性:凡事都要做好,做到位,做到极致。她认为,自己虽然只是一个平凡的工人,但是我们调试的信号产品是保障铁路运输安全的,保证调试质量,把平凡的工作做到极致,就是一种价值,就是一种卓越,就是一种成功。

比尔盖茨有一句名言:“每天早晨醒来,一想到所从事的工作和所开发的技术将会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和变化,我就会无比兴奋和激动。” 这位微软创始人对于成就事业有着独特的见解,他认为:成功者最重要的素质是对工作的态度,只要态度端正,每个人的生活和工作都会有很大的突破,积累下来就会变成优秀,变成卓越。

崔宝华就是这样,抱着一种快乐、感恩、责任的敬业心态对待工作,从一个工人做到了高级技师,把一个班组带成了全国工人先锋号,从八千多万党员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

继电器是铁路信号设备中的一种主要器件,直接关系铁路运输安全。它用于接通和断开电路,用以发布控制命令和反映设备状态,构成列车自动控制和远程控制电路。在铁路信号系统中,凡涉及行车安全的继电电路,都必须采用安全型继电器。

崔宝华刚参加工作时哭过几次。当时带她的俞师傅非常认真严厉,而继电器的调整工序工艺又相当复杂。调整工序是继电器零部件的集散地,是最容易发现问题的地方。接点齐度、接点压力、接点行程、接点间隙等,一台继电器有几十个项点需要全面检查,忽略哪一个项点,这台继电器就要返修。崔宝华就是在返修时心里难过而哭的。

但是,她并没有服输。她知道师傅的批评是对产品质量的高度负责,更是对自己成长进步的一种关爱。哭过之后她赶紧擦干眼泪,下班也不走,按照师傅的指点对返修产品反复操作,并把师傅教的方法和自己的体会记在本子上,不懂的问题第二天主动找师傅和技术专责请教。过后,她还买来继电器电路原理、机械原理和检修技术方面的书籍,晚上做完家务就潜心学习。那段时间她每天早来晚走,骑车回家路上满脑子都是继电器,有一次差点撞着别人,而且把下班买菜和给老人买药的事儿全都忘了。

如痴入迷的钻研,使她的技术和工艺本领明显见长,调试又快又好,质量数量都在班组领先。但她并不满足,又把目光盯上了新产品。韩国线条继电器、 JYJXC-160/260继电器的试制,香港地铁QN继电器维修等,她全身心投入,为确保新产品特性指标的稳定性提供了详细的测试数据。实践中,她摸索出了一套独特的优质高效调整技巧,并以此参与编写《继电器调整工序作业指导书》,为指导新工人操作做出了突出贡献。她在同批入厂的一大批青工中崭露头角,第一个入党,第一个担任班长,成为车间的技术尖子和生产骨干。

2008年,刚刚完成铁路大提速设备供货攻坚战的沈信公司,又迎来了我国大规模建设高铁的历史机遇。但是,由于高速铁路技术标准高,对产品质量要求极其严格。沈信公司迅速按照中国通号系列要求,强化产品质量管控,实施国际铁路行业标准贯标、产品安全认证、制造流程实名制等先进手段和办法,确保产品“零缺陷”,设备“零故障”。

崔宝华和她的调整二班以临战姿态投入高铁建设。在工厂、车间对员工进行“质量是生命,安全大于天”的培训后,她又召开班组动员会,强化“保证产品质量就是保障铁路运输安全”意识。她对员工们说:“我们的责任心是由产品的特殊性所决定的。我们生产的信号继电器是控制列车运行的,稍有疏忽和闪失,就会造成严重事故。大家一定要用心调试,以人品铸精品,以精品保证高铁安全运行。”

生产中,她严格执行标准规范和工艺纪律,运用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对班组生产全过程进行控制,坚持“对上道工序进行检验,对下道工序严格把关”,始终保证合格半成品流入下道工序。凡是为高铁和重点工程提供的继电器,她都重点进行质量抽检。通过工艺纪律检查和产品质量抽检,对产品质量进行追踪和控制;通过实名制和电子扫描,将产品编码与生产者工号条码建立对应关系,实现了产品质量管控的可追溯性。

随着供货量的大量增加和质量标准的不断提高,崔宝华明显感到原有的工作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产品“零缺陷”和生产扩能的要求。对此,她配合车间,迅速采取措施,一方面挖掘班组潜能,采取人员合理分工、开展劳动竞赛、延长工作时间、自己分担测试等方法提高产能。另一方面,她组织员工开展技术创新和QC活动,向科技和管理要效率保质量。针对测试设备落后的现状,她和班组几名技术骨干组成QC攻关小组,在车间主任李耀曼和兄弟班高级技师王积臣的支持下,研制一种新型的“时间继电器测试台”。

QC攻关过程中,崔宝华带领小组成员日夜奋战,研究图纸方案,确定功能目标,设计箱体结构、内部线路、制作电路和面板结构,并反复进行验证,最后终于通过工厂项目评审,投入使用后效果非常显著。与原来的测试设备相比:原来一次只能测一台,现在一次能测10台;原来测一台需要4分18秒时间,现在测10台总共只需5分钟;原来仪表放在桌面,电路连接不安全,现在仪表镶嵌在面板上,导线在箱体内规范布放,测试安全。

新型测试台不仅提高测试效率88.37%,更为产品实现“零缺陷”增设了一道可靠的防线。这项成果最后荣获了铁道部优秀质量管理奖。崔宝华和班组员工从技术创新中尝到了甜头,更从中得到启示:提高产品质量,不仅要提高个人技能,更要提高科学的测试手段。打那以后,调整二班的质量管理活动愈发活跃,“安全型继电器磁路组装铁芯扭矩的测定”,“制作无极加强缓放继电器电流指标测试箱”等,分别获得了沈阳市和中国通号的优秀QC成果奖。

一次,一位铁路局的电务处长到沈信公司考察。在继电器车间,当他走近调整二班生产线一位女工的台前时,他忽然眼睛一亮,拿起一把精巧别致的小钳子瞧起来。少许,他微笑着问女工:“这叫什么钳呀,是厂里发的吗?”女工回答:“这叫‘鸭嘴钳’,是我们班长制作的专用工具,可好用啦!”处长哈哈一笑,说:“我知道,我知道。这个小‘鸭嘴’能在接点间灵活穿动,调整起来很方便。”当有人介绍班长就在他身旁时,他立马握住崔宝华的手说:“你这个班长不简单,聪明细心,想得周到,如果用你们的继电器,我肯定是放心的。”

近几年来,崔宝华和班组员工精心调试,苦干巧干,忘我拼搏,连年超额完成定额30%以上。经她们调试的数以万计的优质继电器,大量用于京津、武广、京沪、哈大等高速铁路,用于高原高寒和重载铁路,用于各大干线、各大枢纽站场和各大城市地铁,为我国交通大动脉现代化建设和安全保障、为奥运工程和汶川大地震铁路抢险做出了突出贡献。继2008年在铁路大提速中荣获“铁路工人先锋号”荣誉之后,2011年,调整二班又在高铁建设攻坚战中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

继电器车间调整二班有36人,一位男性,大部分是80后青工。崔宝华把这个集体当作小家,并树立了建家目标:和谐有朝气,团结共奋进,完成车间交给的各项任务,不让一个职工掉队。她说,作为兵头将尾,她有责任为企业实现对职工的承诺出力,这个承诺就是:把企业带上可持续发展之路,把职工带上富裕之路。

她操持小家特点是:抓学习,提高素质;公平公正,规范管理;以身示范,带头实干;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她不仅自己带头苦学苦练,考取了高级技师,而且特别重视员工的技能培训和业务学习。一有空,她就组织大家交流技艺,学习新产品新技术,请有经验的师傅传授调试技巧,并在班组内开展师徒结对“传、帮、带”。她让每一个员工自己提出培训需求,然后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积极鼓励大家踊跃参加技术比武,走技术成才之路,在今年8月中国通号举办的第十三届国家级特殊工种技能大赛中,班里有5名青工参赛,4人取得名次,其中29岁的曹丽颖力挫群雄,一举拿下冠军。4人分别荣获“全国技术能手”“中央企业技术能手”和 “中国通号技术能手”称号。

组调工作枯燥、繁琐,安全压力大,需要很强的耐心和自信心。不少员工刚参加工作时都产生过思想波动,尤其是返修继电器时,很多80后独生女都流过泪,想打退堂鼓。遇到这种矛盾,崔宝华总是主动迎上去,帮助她们分析调试不合格的原因,手把手地教她们操作方法,并同她们促膝谈心,鼓励她们战胜困难,树立信心。同时,她还力所能及地帮助员工解决生活上的一些困难,谁生病了,她端水送药,上医院看望;谁家在外地,她帮助联系租房,逢年过节和她们一起包饺子;她还把自己获得各种荣誉的奖金拿出来,为班组员工购买生活用品,为车间180多名员工购买餐椅坐垫。她甚至先后到瓦房店、辽中、康平、彰武等外地员工家中走访,给她们的家属送去问候和温暖。

一片冰心在玉壶。崔宝华把爱心化在管理中,化在行动上,化在员工们的心坎上。我们还是听听班组的姐妹们是怎样评价她的吧。

曹丽颖说:“我这次拿冠军最要感谢的就是我们班长。我太崇拜她了!她既是我们的大姐,又像我的父亲。大姐做事风格跟我父亲一样,特别正直,有内在的感染力。其实我曾跟班长使过小性子,但她从不计较,比赛时还给我发短信鼓励。我在这里表个态:今后,班长你说要我向东,我绝不偏离半步!”

赵小翠说:“我和崔师傅相处九年多,不管从技术方面,还是为人处世方面,我在她身上学到很多。近些年我们班新来很多青工,大多数都是外地的孩子,崔师傅就像一个大家长那样无微不至的照顾她们。记得头两年大干的时候,需要日产两千多台继电器,每天都加班到晚上八点多。而新来的青工技术不熟练,有的下班之前完不成定额。崔师傅就放弃自己的时间,下班以后帮助青工完成定额。还传授自己的调整技巧,使青工在很短的时间内,调整数量和质量有明显提高,很快跟上老师傅的步伐。”

柯晓宾说:“有一次我与几名女同学正好在上班途中赶上大雨,等我们到单位时,浑身上下都已湿透了,冻的抖成一团。想起自己一人独自在外工作,几个人不约而同地哭了起来。崔师傅闻声赶过来,把我们带到更衣室,拿出自己的衣服给我们换,我们几个人不禁热泪盈眶,暖意从心底而起。从那以后我们有什么心事更愿意向她倾诉。有了她的关心,我们这些青工很快适应了岗位工作。”

邓悦说:“有段时间我的身体出现了一些问题,经常请假去医院,精神状况也不太好。崔师傅了解情况后,经常同我谈心,安慰我,并向我介绍好的大夫,使我很感动,心情慢慢好转,工作也逐渐恢复了正常。现在我回想那个时候,依然感到心暖暖的。崔师傅对班组每个成员都是如此,不论是班组成员还是家属生病,她关心,问候,照顾,就像自己家人一样。虽然这些事情可能很小,但温暖了大家的心。”

高颖超说:“记得我刚参加工作时,还是一个不到20岁的年轻人,来到一车间来调整继电器。面对枯燥单一却天天重复的工作,我失去了耐性,对继电器也没有兴趣,再加上质检员的严格,我每天的新活干不了几台,而返修的活却不少,慢慢地我受不了这种工作压力,跟不上其他人的步伐。班长这时来到我的身边,耐心地给我讲解继电器的特性,仔细地观察我工作中的毛病,并针对我的错误调整方式逐一纠正。这样就使我逐渐对调整继电器有了信心,很快提高了技能。班长就是这样从来不计自己的得失,用她那颗善良的心对待需要帮助的人,以一个党员的标准要求着自己也带动周围的群众。”

佟亮亮说:“调整继电器,需要各式各样的工具,在桌子上乱扔一通,看起来非常不整齐,不规范。班长提议做一个划分几个框框的工具盒,把工具分别放在盒子里,既工整又美观,车间采纳了她的建议。这无疑是帮了我们一个大忙,因为经常会因为工具太多,乱放而找不到,耽误时间,影响工作。班长就是这样非常用心细心。前一段时间,有名职工因荨麻疹过敏去医院了,她很是担心,工作的时候尽量照顾她。那名职工家在外地,班长对她的关心,使她非常感激。”

相玉说:“班组的30多名职工能够真心的服从于她,只因为她心中有一杆公平的秤。不为自己谋私利,不为个人的情感偏袒某位职工,这使她在班组中树立了威信。她把班组管理的思路利用班前会和大家讲清楚,比如,每天的生产任务如何分配,中途请假的职工如何拿活,班组的卫生值日如何安排等等,每个小事都想得很细。对后进职工,她总是在适当的时候和其谈心,让这个集体总是展现出积极向上的风姿。”

马爽说:“不管班组还是车间的同事,都对我师傅有很高的评价。记得有两次在外面碰到过别的部门的人,大家也不认识。对方问我,你是哪个车间的,师傅是谁。当我一提到崔宝华的名字时,他们就说,你可要好好跟她学,她人好,工作能力强。我当时就想,我师傅真的是非常优秀,在单位没有不认识她的,即使有的不认识本人,一提她的名字也都知道她的事迹。”

……

1937年建厂的沈阳铁路信号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国铁路信号设备研发制造的骨干企业。长期以来,他们不仅为我国铁路现代化建设奉献了一代又一代的列控信号装备和技术,为国家交通大动脉信号控制技术的发展和产品的更新换代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而且培养出了大批的专业和技能人才。在这片浸透国有企业优良传统和文化的肥沃土地上,一批批具有时代特征的先进模范人物迎着阳光雨露茁壮成长。崔宝华就是其中的一个突出代表。她传承和弘扬了党的优良传统和企业文化,并融入了新时代工人的先进元素,成为现代工人的佼佼者,成为中国通号和沈信公司全体员工的自豪和骄傲。

“在党支部每年开展的“党员工程”奉献活动中,作为组织委员,崔宝华每次都挑大梁……始终坚持在“急难险重”中“创先争优”,在确保产品质量中“创先争优”,在管理提升活动中“创先争优”,彰显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继电器车间主任兼党支部书记李耀曼介绍崔宝华的事迹时,语气不断加重。虽然这位科研出身的基层干部平时说话办事很严谨,但提起崔宝华,她却表现出一种难以抑制的内心激动。她说“崔宝华的最大特点就是关键时候能冲在前,敢于叫响‘我是共产党员!’有一次,工厂突然接到吉林电务段求援电话,因受洪水灾害,车站信号楼急需产品抢险。她和班组成员连续加班,直到所有产品电气特性测试完全合格后才喘一口气。”

9月6日晚,沈阳市一家简朴的饭店里,一楼大厅有两大桌客人格外引人注目。两桌都挤满了20多人,清一色女性,气氛比较平静。原来,这是崔宝华和她的姐妹们在为一名即将退休的师傅举行欢送会。头几天,崔宝华得知班里的陈庆华师傅要退休了,便琢磨大家聚一下。可是又怕当面征求员工意见不好表态,于是她就写了一张纸条,通过流水线传给员工,上面写着:“陈师傅过几天就要退休了,大家相处了漫长的岁月,姐妹情深,想让大家聚一下,表达离别之情。AA制,同意的请在上面签名。”

崔宝华没想到,不仅本班的员工都签了名,而且兄弟班的部分同志也来参加。席间,性格内向一直不太爱说话的陈师傅,端着饮料走到崔宝华跟前含着泪水说:“宝华,太感谢你了。大家情意这么重,我真是没白在班里干了一辈子啊!”

也许是欢送宴会过后有点兴奋,崔宝华回家后头一句话就跟儿子说“儿子,妈要上北京开会了,十八大。”也许是在玩电脑没听见,也许是妈妈经常上北京出差开会不在意,儿子半天没有反应。老公着急了,走过去拍着儿子的脑袋说:“臭儿子,你知道党的一大在哪开吗?在嘉兴南湖的一条船上,当时就12个代表。现在你妈妈的政治地位和那12个代表一样,懂了吗?”

高中毕业的儿子半天才愣过神来,马上转身大声地对着妈妈喊:“哇噻,妈,您太伟大,太牛了!”

浏览次数:304返回顶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