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高铁列控技术的“掌门人”,中国通号以亲自参与建成的京沪、哈大等一万多公里成功运营的高铁案例,向世人展现了其核心技术在高铁领域的精彩典范,创造了中国高铁时代。如今,随着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中国通号所独有的研发设计、设备制造、系统交付“三位一体”优势如何继续发扬光大,轨道交通装备如何拓展渠道“走出去”成为当务之急。3月31日,中国通号在京召开的海外经营工作研讨会就此展开了激烈的“思想撞击”。
中国通号拥有高铁先进的技术优势,富有竞争力的性能价格比产品以及全球最长高铁应用经验,为中国高铁“走出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何抓住机遇,主动契合国家战略,积极推进国际化工作,逐步实现营销国际化,研发国际化,生产国际化,资本国际化,人才国际化和品牌国际化,真正成为行业领先、国内先进、世界一流企业?中国通号所属的国际公司、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研究设计院、工业集团、通信信息集团、物资集团、上海工程局集团、电缆集团以及创新投资公司等企业一把手或主管领导为“走出去”带来了建设性的意见。大家还认真研讨了顶层设计问题、海外市场战略布局问题、市场划分与经营模式问题、风险防控问题、标准问题、人才问题以及支持国产化发展的研发生产和国际化管理体系构建等等。会上,每位与会发言人员就企业海外经营情况、经验教训以及中国通号和企业“走出去”的工作思路、相关建议谈完,作为会议主持者的周志亮董事长即席点评,并亮出自己的想法、观点。周志亮称赞大家发言所谈问题质量都非常高,都在真诚地出主意想办法,堪称“神仙会”。
这些年来,中国通号企业奋力开拓海外市场,在海外建立了6个驻外机构。已经与阿根廷、巴基斯坦、沙特、老挝、安哥拉、乌兹别克斯坦等多个国家有所合作,在当地已形成了良好影响。但在整个海外经营工作中,尚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还没有形成规模化经营力量。因此,如何改变现状,发挥中国通号在国内技术市场的优势,以“一专多元”的形式打造中国通号整体品牌形象乃“走出去”当务之急。
对于大家所谈今后如何“走出去”,周志亮董事长、李燕青书记、黄卫中副总裁分别谈了体会,认为大家分析到位、考虑有深度,非常有实际意义。中国通号要真正“走出去”必须以开阔的国际化的视角去审视和面对未来的海外市场,主动契合国家战略及形势的发展,按照市场需求,最大限度地把中国通号的技术与产品优势和特点充分地在各层面展现出来;从转变观念入手,解放思想,团结一心,汇集各方智慧力量,抓住机会,搭建一个能使大家共同受益的广阔平台,努力制造“突破口”,奋力开拓海外市场,使中国通号真正迈开大步“走出去”、“跑出去”。